top of page

人為什麼活著?親鸞聖人的回答

已更新:3月6日


重要的是游泳的方向 ——朝向大悲願船


親鸞聖人被譽為「日本歷史人物第一人」,是深受世人所景仰的世界之光,那麼,他教給我們的教義是什麼呢?


其實,將「人為什麼活著」的答案明確教導給我們的,正是親鸞聖人。


關於「人要如何活著」的書,在這世上雖有千千萬萬本,然而,寫著「人為什麼活著」的書卻是一本也沒有。


但是,「人為什麼活著」是古今中外全人類的共同問題。所謂「古今」指的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在佛教當中稱為三世。而「中外」則是指東西南北上下四維,佛教稱之為十方。


「人為什麼活著」,正是貫穿這三世十方的大問題。

人類自誕生至今,不管今後再經過幾千年、幾萬年,並且不管是什麼地方的人,都必須面臨的永恒問題,就是「你,為什麼活著呢?」


「怎樣游?」以及「游向哪裡?」


所有的人,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,就彷彿是被拋到只看得見天空跟海水的大海當中。

不奮力游的話就會溺死,因此所有的人都會拼命地游。但是,這裡就會產生兩個問題,那就是「用什麼方式游」以及「游向哪裡」。游泳的方式有許多種,「用什麼方式游」雖然也很重要,但不管怎麼游體力都是有限的,所以最要緊的是「游向何方」。若不知道可以得救的方向,只是毫無頭緒地游著,到最後只會溺斃而已。


活著是痛苦的。

日本知名作家芥川龍之介留下「人生比地獄還要地獄」這句話自殺死去。同樣是知名作家的夏目漱石,也悲嘆說「人,或許就是為痛苦而生的動物」。


在大海裡游泳是痛苦的,因此不得不攀附著漂浮在附近的圓木或是木板。也就是說,人如果不相信什麼、依賴什麼,把什麼當作活著的支柱就無法活下去。


然而,最後的結局是如何呢?蓮如上人如此說:

「將死之時,曾賴以依憑之妻、子、財寶,無一相隨我身。故死出山路之末、三塗大河,須唯我一人獨渡。」《御文章第一帖第十一通》


一直以來所依賴的、所相信的事物,妻子或丈夫、父母、子女、財寶、名譽、地位,這一切活著的支柱,在臨死之時再也無法給予我們任何依靠。人在臨終之時,會被所有的一切拋棄。


這是我們所有人共同的未來,然而,所有的人卻都忘記了這一大事的存在。


最近日本流行「終活」,也就是在活著的時候為自己的葬禮作準備。雖然有人在做這樣的準備,但對於死後會去哪裡,死了以後的事情卻一點都沒有想到。也有人在唱一首日文歌「化作千縷風」(譯注:歌詞內容說人死了以後不在墳墓底下,而是化為風在天空飛翔),但唱這首歌的人真的以為死後會化作一陣風嗎?


人們把死形容為「踏上另一個旅途」。但是,新的旅途要去哪裡呢?這個最重要的事情,卻沒有人知道。


關於這件事情,蓮如上人如此說:

「故死出山路之末、三塗大河,須唯我一人獨渡。」《御文章第一帖第十一通》

人死後,都不得不孤獨一人衝進黑暗的後生。在這裡,蓮如上人警告了我們後生一大事的存在。


並且告訴我們:「無論何人,都應速把後生一大事掛在心上。」《白骨之章》

萬分緊迫地呼籲我們要儘早解決後生一大事。


人生苦海有大船


我們心裡知道必定會受到背叛,卻不得不依靠著那些事物,這樣的我們,在佛教當中被稱作煩惱具足的凡夫。


親鸞聖人如此說: 

「所謂『凡夫』,無明煩惱溢滿我等之身,欲亦多瞋怒嫉妒之心多而無間斷,直至臨終一念,不止不消不絕。」 《一念多念證文》


全人類是百分之百由煩惱所構成的。因此,即使是不可靠之事物也要去依靠,否則就無法活下去。所有的人都是這樣的愚者,這就是凡夫。


煩惱至死都不會消失。因此,我們所能看見的只有浮木或是木板,攀上去就會受到背叛而因此痛苦,於是又不得不攀上另一個浮木。一生當中只知道「怎麼活著」,一直到死都不知道最重要的「人為什麼活著」。


正因如此,無論怎樣追求幸福,人的一生終究都是一場悲劇。


親鸞聖人將「人為什麼活著」的答案,在其最重要的著作『教行信證』開頭明示:

「難思弘誓,渡難渡海大船;

無礙光明,破無明闇慧日。」

在無止盡的人生苦海中,有一艘大船。

這是聖人對全人類的高亢宣言。


大船是什麼呢?指的是大宇宙諸佛之本師本佛阿彌陀佛依照本願所製造的,「南無阿彌陀佛」這艘超巨大的船。


我們,是為了乘上這艘彌陀的大船而活著的。


然而,我們卻沒有看這艘船的眼睛。所以看不見大船的存在。阿彌陀佛從船上在竭盡全力地呼叫、吶喊,而我們卻因沒有聽的耳朵,所以聽不見真實的彌陀之聲音。因此,我們被叫作「無眼人」「無耳人」。


不用說,我們連半點游到船邊的力氣都沒有,因此阿彌陀佛不會說要我們「游到這裡來」或是「爬著繩梯上來吧」。


阿彌陀佛主動地接近我們,把煩惱具足的我們原原本本地載上大船。


聖人對這件事如此斷言:

「不斷煩惱得涅槃」《正信偈》


就算乘上了船,煩惱既不會減少也不會消失。煩惱具足的實相沒有絲毫改變,我們會被阿彌陀佛救攝為絕對的幸福,送至涅槃(彌陀的極樂淨土)。


「但是要乘上大船,需要花很多時間吧?」對於這樣的疑問,親鸞聖人說:

「能發一念喜愛心」。

「能」指的是他力,即阿彌陀佛的力量。「一念」是極為短暫的時間。

「喜愛心」則是,對於彌陀的懷疑消失的喜悅之心。


彌陀會在一念這時尅的極致,把我們載上「南無阿彌陀佛」這艘船,因此現在馬上就要死去的臨終之人也能得救。


聞思莫遲慮


聖人這樣描述乘在船上的風景:

「乘大悲願船,浮光明廣海,

 至德風靜,眾禍波轉。」《教行信證行卷》

沉沒於黑暗中的人生,浮上了光明的廣海。至福的風悠悠地拂面而來,災禍的波浪亦轉化為幸福。人生,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劇場!


親鸞聖人八十四歲的時候,和長子斷絕了父子關係。不論這樣的決定出自哪種理由,這對聖人來說一定是人生中最大的痛苦。然而同時,這種苦難得以轉惡成善,聖人為「持有如此深重之業的親鸞,被載上了南無阿彌陀佛的大船」而高興不已。


「生死苦海無邊際,

 曠劫沉沒之我等,

 唯有彌陀弘誓船,

 載上必定來相渡。」   《高僧和讚》

長久以來我們一直漂泊於無邊的苦海,只有阿彌陀佛本願的大船才必定載上我們渡到淨土。


大宇宙中除了彌陀的願船之外,沒有其他能夠拯救我們。


「誠哉!攝取不捨真言,超世稀有正法。聞思莫遲慮。」

這是於一念被載上了大悲願船的聖人所發出的由衷的感嘆。


「攝取不捨真言」和「超世稀有正法」都是指阿彌陀佛的本願。之前聖人一直對彌陀本願持有懷疑,而如今疑心得以消除,正如阿彌陀佛的本願所說,聖人獲得了絕對的幸福,所以他高聲歡呼:「彌陀的諾言,是真的!」


並且,親鸞聖人呼籲「聞思莫遲慮」,希望大家也儘早和自己一樣被載上彌陀的大悲願船。

而乘上大悲願船只有聽聞這唯一的一條路。


為此蓮如上人也這樣教導:

「佛法唯有極盡於聽聞」。

最重要的,就是聽聞彌陀的本願。為此,聽聞的場所是不可或缺的。而兩千張講堂的建立正是為了聽聞這一個目的。


於平生一念清楚得知

「人為什麼活著」——回答了這古今中外全人類的提問,正是親鸞聖人整個生涯的教義。


因為達成人生目的是在平生,所以將這親鸞聖人的教義稱為平生業成。

就是說,在平生的一念就可以清楚得知。

66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bottom of page